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志愿者
大城小伙张哲和他的“善行天下”志愿者团队
发表时间:2018-01-18   来源:廊坊文明网

  魁梧的体型、高高的个子、说话声音低沉有力、性格沉稳踏实,总有一种亲切感和安全感,这是记者对大城小伙张哲的第一印象,也是所有被他帮助过的人们的切身感受。

  张哲今年38岁,家中经营着一个配货站。自2015年底开始,他放下了生意,不顾他人的不解,成立“善行天下”志愿者团队,不断帮助孤寡老人、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几年来,他带领志愿者们走遍了大城、沧州地区近60户贫困家庭,累计募集善款20多万元。“善行天下,行天下善。”张哲心中一直有一个公益梦,为了实现它,他一刻也没有停歇……

  早年丧父,乡亲们的帮助令他懂得了感恩

  1980年,张哲出生于大城县大广安乡张零巨村的一户大家庭里。家里虽然生活条件不好,但很温馨。然而,他9岁那年,父亲因为一场病意外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孩子年幼,公婆年迈,家中重担落在了张哲的母亲身上。在他的记忆里,母亲是最辛劳的。但让他感动的是,每当农忙的时候,乡亲们常伸出援手。

  “我成长的过程中,总少不了好心人的帮衬。有一年秋收,我家没有壮劳力,也没有拖拉机什么的,只有我母亲带着仨孩子和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在地里干活,村民们就义无反顾地过来帮忙,有的是本家亲戚,有的就是村里的普通乡亲们,我感触很深。”张哲回忆说。

  此后,感恩的种子深深地扎根在张哲心中。16岁时,他走入社会,辗转多个行业,最后选择了物流行业,自己开了一个配货站。有了经济基础后,他总想着回报乡亲们的帮助。于是,平时里,只要在村里看到无依无靠的人,热心肠的张哲总会买点食物送过去。2015年,他还参与了一个朋友发起的捐款活动,帮助患有白血病的小女孩刘子迪一家渡过难关。然而,张哲并不满足于这些公益活动。在一次聊天中,他萌发了成立志愿者团队的想法。

  2015年底,张哲通过微信群,加入了大城县一个爱心组织。一次,在跟爱心组织负责人的聊天中,他提出,很多养老院都由国家扶持,住在那里的大部分老人经济条件并不算差。但在农村,有不少无儿无女,为衣食发愁的老人,如果能帮助到这些人,应该更有意义。“但是,对方当时因为有其它爱心活动就没有采纳这条建议。我想,那就自己单干吧!”张哲说。于是,思虑了许久,他找到了一些朋友、善行人士,发起成立了“善行天下”志愿者团队,开始了公益之路。

  第一次公益行动时,他走遍了19个村子

  志愿者团队成立初期,张哲组建了微信群,确定了帮扶对象,安排了具体的负责人员。接下来,通过群友的不断宣传,团队陆续吸引了30多名志愿者加入。

  当时,年关将近,张哲不顾生意的忙碌,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公益行动。“我想先从家乡做起,于是,找到了当时镇政府民政所所长,介绍了自己的来意,希望能得到一些帮扶对象的资料。没想到,对方很支持,提供了19个村街里的20户贫困户的名单。”张哲兴奋地说。于是,他立即在微信群进行了汇报,很快,大家募集了近1万元善款。

  紧接着,张哲用善款购买了油米面等慰问品,制定了路线,带领志愿者们用了1天的时间,把这些饱含爱心的“年货”送到了贫困户的手中。1天的行程紧张而疲惫,张哲感慨很多。在这些不起眼的陋室中,他倾听了很多故事,了解了其中的无奈和痛苦。

  “在小流河村,有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她的老伴已经去世,两个儿子有残疾,大儿媳妇还有智力障碍。全家中,只有这位老人能劳动,除了低保、几亩薄地、2只羊,她再没有多余的收入。别人家的老人到了这个岁数,早就颐养天年了,可是她还要为生活奔波,照顾儿子儿媳,每天身心疲惫。看到我们的到来,她高兴得热泪盈眶。这些帮助虽然不多,但能暂时改善一下他们的生活……”张哲的话令人陷入了沉思。

  沉默了一会,张哲又介绍,在小广安村,50多岁的老陈每天靠给村民掏厕所谋生。那天,志愿者们来到他家后,看到屋子破旧不堪,甚至没有一床像样的被子。老陈的儿子未成年,女儿有语言障碍,每天就跟着爸爸走街串巷,着实令人心酸。“那次慰问后,志愿者们启动了长期帮扶工作。如今,老陈的儿子能挣钱养家了,为家里减轻了负担。”他说。

  给弱势群体物质帮助,更给予精神关爱

  采访当天,张哲拿出手机,点开微信,在他建立的“善行天下”志愿者团队微信群里,时不时就下起一场或大或小的“红包雨”。这些涓涓细流就是他们的行动源泉。

  谈到目前团队开展公益活动的方式,张哲介绍:“我们以红包的形式筹集善款,微信群里有专门的会计,每个月公布收入和支出情况。目前,我们用部分善款长期帮扶了一些孤寡老人、贫困生,此外,还有一部分待用资金,是救急的。”

  2016年12月20日上午,旺村镇祖寺村69岁的张大叔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这天,他的三个儿子、儿媳及侄媳7人乘坐一辆面包车去邻村吊唁,不幸在半路中发生了车祸,张大叔的一个儿子、一个儿媳当场身亡,另一个儿子、一个儿媳送医院后抢救无效身亡,其余三人也不同程度受了伤。突如其来的灾祸压垮了三个家庭的顶梁柱,几个未成年孩子一夜之间成为孤儿。张哲听说后,立即把消息发布到了微信群,在志愿者的爱心接力下,团队为张家募捐了5000元善款。春年期间,他们又购买了一些慰问品,再次送到了张家。“我们都是您的儿女,您不会感到孤单的。”当天,张哲的一句话令张大叔潸然泪下。

  2017年3月,权村镇杜权村村民高大哥被检查出肝癌。为了给他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而这时,高大哥的女儿考上了大城一中,即将开学,儿子在石家庄的一所技术学校上学,除了父亲的医疗费,二人的学费也成了家里的愁事。张哲得知这一情况后,组织志愿者为高家送去了米、面等生活用品和1万多元助学金。他还联系了大城一中的校长,帮高大哥的女儿申请贫困生的名额。“不能让孩子输的起跑线上。”

  除了物质上的帮助,张哲还会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精神关爱。住在南赵扶镇堤北村的付大叔是一位盲人,今年60岁了,他不仅生活贫困,更孤苦无依。没事的时候,张哲就去老人家中坐坐,陪他聊会天。“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做公益,不仅要视天下父母为自己父母,更要倾听老人的心声,陪伴他们。付大叔常说,从来没有人和他好好聊会儿天。”张哲说。

  他的心脏安了两个支架,兜里常备着药

  “何为公益?就是你为社会做些事情,没有任何利益在里面。”一句话概括了张哲3年来的公益之路。由于把大量时间用在公益上,他的生意和生活难免受到影响。有人不理解,有人反对,有人说他不务正业,有人说他“吃饱了撑的”,张哲则把回击交给了时间。

  “我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也没想过自己如何辛苦,只要看到救助者脸上焕发出对生活的渴望,我的一切烦恼烟消云散了。”张哲淡淡地说。其实,救助者们不知道,眼前的这个高高壮壮的小伙子身体并不好。4年前,他的心脏安装了2个支架,医生建议他平时不能太劳累,不能干重体力活。但张哲还是和其他志愿者一样,开车跑村街、搬运慰问品、联系相关单位或部门。特别是每年冬天,由于天气寒冷,他的心脏负荷很大,稍微一疲惫,胸口就发闷、刺痛。于是,他的衣兜里常备着速效救心丸和丹参滴丸。

  眼下,张哲像往年一样准备春节前的慰问活动,他和志愿者们要跑遍整个大城地区,跨越200多公里,涉及到20多户贫困户。记者担忧,这样的舟车劳顿是否令他吃不消?

  在采访中,张哲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反而给记者介绍了很多志愿者们的付出。“在微信群里,有360多名志愿者,大家来自各行各业,五湖四海,年纪最大的50岁,最小的还在上学。为了公益,大家团结一致,不抱怨、不掉队。比如,会计孙艳红,她每天都一丝不苟地记录群里的捐款情况,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刘春丹在群里很少说话,但每天雷打不动地发红包捐款,都坚持2年多了;王亚楠是管理员,家里经营一个小厂子,只要有活动,她就放下生意积极参与;于书强在广安镇经营一个宾馆,他把一个房间无偿奉献出来,用作团队的活动基地。我们的部分马甲和帽子也是志愿者提供的……”张哲对记者说了很多。

  为了公益,“善行天下”的志愿者们付出了很多,令他们欣慰的是,一些被帮助过的孩子表示,等长大后有了经济能力,也要加入到团队中来,反哺社会。爱的种子被志愿者们播撒到孩子们心中,种子生根发芽后长成大树,荫蔽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爱的循环。

  公益之路永不停歇 他愿社会充满大爱

  如今,“善行天下”志愿者团队已经成为大城当地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之一,3年来累计捐款20多万元,已帮助近60户贫困家庭改善了生活条件。

  有了名气以后,张哲也听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说他在作秀,有人说他坚持不了太长时间,对此,他显得很无奈:“有的团队做了一两件事后,有了社会的评价和光环,渐渐地就不再做公益了。说实话,如果真的想要名利,我们现在就可以停下来,因为我们已经收获了大家的认可。但是,我们真的想为社会做点事情。现在,我们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是我们不放弃,基本每个月,我们都会组织活动。总之,这条公益之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谈到今后的目标和计划,张哲表示,会考虑建一座养老院,给老人们一个舒适的晚年,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目前,我希望通过媒体和自身的行动发出善心的感召,期待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进来,团队更加壮大,辐射更广,更多弱势群体得到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大城县未来有几千人、几万人做公益,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就是浓浓的大爱。我的真正目标是善行天下,行天下善。”张哲坚定地说。(廊坊都市报 武香君 陈彩燕)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