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资料汇编
春节的小知识
发表时间:2025-02-05   来源:廊坊文明网

  春节的起源与祭祀相关

  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岁首祈岁祭祀活动。在古代,人们会在新年的开始时举行祭祀活动,以报祭天地众神和祖先的恩德,驱邪攘灾,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好运。这种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各种庆祝活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春节。

  此外,春节的传说中还有一个关于“年兽”的故事。相传“年兽”是一种凶猛的怪兽,每到除夕会出来吞食牲畜和伤害人类。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巨大的响声,于是开始在除夕时贴红对联、放鞭炮和穿红色衣服来驱赶年兽,以求来年平安。这种习俗逐渐流传开来,成为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从腊八或小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贴春联、守岁、拜年、舞狮等,这些活动都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意义。

  “春节”申遗的全过程:

  启动时间:2022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开始着手推动春节申遗工作。

  提交申报材料:2023年3月31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提交了申报材料。

  评审过程: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节”申遗成功的意义:

  国际认可:“春节”申遗成功标志着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传统节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

  文化保护:“春节”申遗成功有助于这一伟大而瑰丽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意味着它作为人类文化多样性重要的一部分而为全人类所共享。

  国家荣誉: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春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春节,以前都叫过年,但在1914年起开始称为“春节”。春节源自中国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承载着团圆和希望的象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春节法定假日的确立,充分彰显了国家在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导向,体现了国家意志。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