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助人为乐
刘建勋:平凡善举济弱者
发表时间:2019-07-12   来源:廊坊文明网

  刘建勋,39岁,廊坊文安人,铁路工人。

  2012年12月的一个晚上,他偶然看到了一则习总书记慰问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困难群众的报道,看到那里艰苦的生活条件,他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当晚,他和爱人共同做了一个决定:平时尽量减少花销,把钱节省下来去看望和帮助一下那里的人。

  一年里他们小两口精打细算,将不高的工资尽量攒下来。2013年的12月,刘建勋独自一人带着买来的十来件棉服和爱人做的5床被褥,以及攒下来的2000元钱踏上了前往阜平县骆驼湾村的路。

  令他没想到的是,这段路竟然给他来了一个“下马威”。从家出发到阜平县城200多公里一路顺利,当他打听到距离目的地还有30多公里时,心里松了一口气,“终于快到了”心情也跟着愉快起来。可当走进山区,一路打听着前行时,他的心情愈加凝重,乡亲们指的这条路,说是“路”其实就是一条干枯的河道,弯弯曲曲地穿梭在秃山之间,汽车在这路上根本开不起来,还时不时地传来咣咣的拖底声,比经过的马车都慢,三十来公里他竟然开了4个小时,短短的一段路给他上了一课,让他真切感受了这里的贫困。

  傍晚的山村寂静得让人觉得可怕。他敲开了一位孤寡老人的门,眼前的一切完全超出他对贫困的认识——屋里基本没有家具,只有一个小炭盆取暖。老奶奶已经83岁,无儿无女,丈夫也在几十年前去世,她一个人蹲坐在土炕上,一日三餐仅靠喝粥度日。看着老奶奶冻得发紫发肿的脸,他不禁落下了眼泪,连忙将几件棉服、两床棉被和1000元钱放给了老人,并对老人许诺:“以后的每年冬天,我都会来看您”。就是这一段崎岖的山路和这一个承诺,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守,每年11月份他都会带着家人和孩子前往探望这位孤寡老人,直到2017年老人去世,他默默无闻地坚持了5个年头。

  ?刘建勋心里明白,像他这样去帮助贫困山区只是“远水”,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实现改变,要想真正帮助他们扭转贫困局面,还是要在帮助下一代上下功夫。2014年,在看望老人的同时,他特意前往附近的小学转了转,果不其然,孩子们一个个缺衣少用,书包基本都是布袋,铅笔盒、圆规等学习用具都成了奢饰品。看到这些,刘建勋心里着急万分。回来后,他发动爱人、同事、亲戚、朋友,四处筹集孩子用的旧衣服、学习文具,可自己的力量总是有限的,费了好几个月力气筹集到的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山区孩子们的需要。

  焦急的刘建勋选择向社会求助,他通过微信发出了筹集孩子旧衣物和学习用品的信息,还与新闻媒体联系,通过广播、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筹集物资。随着信息的不断扩散,打来电话捐助物品的人越来越多。他将爱心人士聚拢起来,共同商量捐助事宜,这才有了第一次组织多人参与的大面积山区捐助行动。

  随着人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捐赠的物资越来越多,刘建勋的付出也在成倍增长——挨家挨户去收取,回来后还要件件洗涮、清洁。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在城市里四处奔走,上门收取捐赠物品,一回到家就扎进卫生间洗涮、晾晒、打包,有时会干到凌晨两三点钟。因为连续劳作,他在收取衣物的时候还不慎扭伤了腰,但疼痛无法压抑他内心的喜悦,因为他心里装的那些孩子将有暖和的衣服穿,有称心的文具用。

  2018年11月11日,当他带领文安复诚国学社30多人到阜平县石滩地村开展爱心活动时,看到有很多孤寡老人的门窗破损严重,又是冬季寒风刺骨,他心里一直惦记着。回来后,他和爱人商量并购买了棉门帘,塑料布,钢钉等,利用11月25日周末休班时间再次走进山区,把孤寡老人的窗户用塑料布封闭好,挂好棉门帘。

  从2013年起,他累计带领家人,同事和社会爱心人士200多人21次走进贫困山区进行爱心捐助活动,为那里的孤寡老人和贫困学生家庭带去大量的生活学习用品,物资总计近20万元,并长期资助三名贫困学生。

  他的爱心不仅仅针对山区的贫困孩子老人。2018年8月6日的高速小女孩烧伤事件,他不仅仅自己和发动朋友通过“轻松筹”捐款,还亲自去小女孩家的邻居超市里,捐助了200元现金。像这样的事情在他身上还有很多,他给自己的座右铭就是——与人为善,救人于难。

  2017年1月,他被北京铁路集团公司评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获“最美京铁人”称号。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