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春节
新春走基层:与京剧结缘百年半村人张口能唱
发表时间:2019-01-28   来源:廊坊文明网

  1月25日,走进永清县三圣口乡黄家堡村,还没到村委会大院,悠扬的胡琴声和梅派《女起解》婉转的唱腔声声入耳。

  位于村委会大院的黄家堡京剧社,聚集着20多名戏迷,吹拉弹唱,点评鼓掌,欢歌笑语,其乐融融。

  戏迷们自豪地说,黄家堡京剧社传承了4代人,97年!

  黄家堡现有2200余名村民,几乎半个村子的人能唱上几段京剧,都是忠实的戏迷。大街上迎面走过来的,不管是皮肤黝黑的村妇,还是满身灰尘的庄稼汉,一张嘴,就可能是满弓满调的梅派青衣、马派老生。

  对京剧的痴迷,让这个“外表”粗糙的小村庄“胸怀”锦绣。

  缘起:村里来了位孟先生

  清末民初,京剧盛行,黄家堡人迷上了京剧。

  民国11年(1922年),黄家堡京剧社成立,村民们经常聚在一起学唱。当时可买不起唱片机,怎么学都不得要领。

  在北京谋差事的黄家堡人姜有鑫回到村中,看乡亲们这么爱京剧,就举荐了北京名票友孟广纯来村教戏。这位孟先生各行皆通、文武不挡,人称孟六爷。

  当时,与黄家堡仅有一沟之隔的霸州市信安镇有个钧天雅奏国剧社,听说黄家堡来了位孟先生,也把他请了去。从此,黄家堡的京剧社并入了钧天雅奏。民国时期,这个剧社在当地颇有名气。

  从此,孟先生再没离开过这里,在黄家堡及周边村镇教戏40多年,直到去世。在黄家堡老戏迷心目中,孟先生就是神。

  黄家堡的第一代戏迷在这时候发展起来,他们十来岁就跟着孟先生学戏,其中韩良、姜有年是孟先生的两位入室弟子,也是钧天雅奏国剧社的两位台柱子。这两个人后来成了孟先生之后黄家堡京剧的师傅,长期负责排戏、教戏。

  黄家堡人爱戏到了痴迷的程度。

  1948年,钧天雅奏国剧社排演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李少春先生的代表作《上天台》,此戏唱做并重,难度很大。遇到演唱难点不能破解,韩良等人就亲自到天津找李先生求教。

  李先生是霸州人,对老乡非常热情,一番点拨,让韩良等人豁然开朗。

  1952年,信安镇与黄家堡分开各办剧社。到1962年的10年间,村里能演全本的《大、探、二》《失、空、斩》《四郎探母》,能演《打渔杀家》等40多场单场戏。而且,自编自演了小歌剧《二兰记》,打下了黄家堡合村爱戏唱戏的基础。

  1968年,山东平原县的京剧团到信安镇演出《沙家浜》《红灯记》,村里人受到启发,又改排样板戏。这个时期,黄家堡的第二代演员也已经成熟。

  1979年,黄家堡再次恢复传统戏演出。村里的配电室成了京剧社的主要活动场所。每天晚上,从配电室外经过,就能听到里面的胡琴声、锣鼓点儿声,这是黄家堡人的共同记忆。从1979年到2019年,从没停过,黄家堡的第三代、第四代戏迷也发展起来。

  近百年来,黄家堡光是能登台演出完整剧目的村民就有百余人,其中还出了几位专业戏曲演员。

  传承:如今不停,以后也不会停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下的年轻人对传统京剧感兴趣的越来越少。但黄家堡是个特殊的例子。黄家堡人不以唱戏为生,但对京剧艺术的传承却展现出一种近乎执拗的态度。

  琴师王吉增从12岁起开始学习京胡演奏,今年已经82岁,70年来,每天弦不离手,那真是“一把胡琴拉断腰”。他连续40年组织黄家堡京剧社开展活动,从未停止,并致力于培育京剧新人,2012年被评为“感动永清十大人物”。

  第四代票友是一批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中很多人7、8岁就开始登台表演,每天跟着长辈们一起吹拉弹唱,是周边颇有名气的京剧新人。

  1996年出生的韩运朝说:“京剧是一门传统艺术,博大精深,作为年轻人,我有义务将它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现在,为了让更多人爱戏、唱戏,村委会特意腾出一间屋子,搭建小舞台,添置了服装、设备等,将京剧社的活动场地从配电室迁到了村委会。

  黄家堡村党支部书记刘杰说:“京剧在我们村已经传承了将近一百年、四代人,而且是全村共同传承,参与的人非常多,是我们村宝贵的财富。京剧社不仅为村民带来了欢乐,也对良好村风的树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我们在做好村庄基础建设的同时,也要把京剧社作为我们村的文化品牌继续做好,为京剧社提供更好的活动场所,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让它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村庄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廊坊都市报 记者 邢建平 通讯员 武瑞征)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