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春节
年里乾坤长
发表时间:2018-02-26   来源:廊坊日报

  中国人的旧时年景,饱含着庄重与喧嚣成分,案头素白瓷盆供养的水仙花,用红绳扎在一起,应时应景地推开几束花蕾,绽放出黄的蕊,那怡人的香便缓缓浮了起来,和着供桌前点起的线香袅袅,汇成了春节静谧神圣的元素,华宝庄严。而成群结队走街串巷的拜年,头磕得响,聚在一处摸把小牌的兴致,吆喝声更是震耳欲聋,这些,又合成了年景里的热情喧闹的成分。一年里平常百姓家的疾苦欣慰,小儿女的离合悲欢,高门大户的恣意奢华,似乎统统模糊在了春节声声爆竹与绚烂烟花里,节前是滚滚红尘,节后红尘滚滚,唯有新年正临,人们却是可以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寒冷冬日,因为有了年这盏灯,最终变得明媚生动,不再刺骨的凛冽,低低呼唤着万千游子丢失了一年的心情。

  无论身处何地,每个人都有对年的守望情节,而家永远是无限的眺望中最耀眼的那颗星。数着,数着, 近了,更近了,四海八方的游子加快了奔向家的脚步,那种牵引力量强大而神秘,无法复制。在物质化功利化的当今,维持着过年的旧例,似乎是对祖先智慧最好的继承。那是 先人历经多年岁月沧桑,历史沉淀形成的人文风情,是红尘世俗里年味的酝酿过程,储藏乾坤。像农历二十三的糖瓜祭灶,时至,连小孩子都会郑重起来,不敢对贡品垂涎,看着灶火堂前张贴着坐得端正的夫妻画像,图增些许敬畏。据说,灶王爷灶王奶奶虽没有多大的官位,却掌管一个个寻常人家整年里的大事小情,不能得罪。二十三是他们上天的日子,会将一年里的是非曲直作个汇报。原本是普通的鲜花果礼供奉,后因民间盛传一个传说,才有了糖瓜祭灶,粘灶王爷的嘴之说,想来,那画像两旁提的“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也应与此脱不了干系。相传,关公关二爷曾令世人在除夕那天点火把,燃放烟花爆竹,哄骗玉帝以让一方百姓躲过天劫。本来事办的稳妥,应为圆满,只到二十三这天,被灶王爷一五一十捅了出来,结果关二爷被处斩,重投凡胎。世人闻听此事,自是恼了灶王,又不敢得罪,只在他上天日用糖瓜、糖稀、年糕等这些甜甜黏黏的东西祭灶,期待他吃得既甜蜜又张不得嘴,虽不能言也不好怪罪。神话故事总是色彩斑斓又深入民心,似乎天地乾坤之事均在言语唇齿之间,这个糖瓜祭灶的习俗也就这样世世代代的流传了下来。儿时每逢此日,母亲总会早早的准备贡品,将白瓷盘装得满档,白的糖瓜和姜黄色裹着糯米纸的小根糖稀摆放得齐整,她把去年的旧画像小心揭下,嘴里念叨着放灶塘里烧了,再将大集上新请的重新张贴,点上线香,磕三个头方算礼毕。

  过了腊月二十,村妇们日渐忙碌,打扫刷洗,一锅接一锅地蒸过年面食,馒头,包子,用家种的赤小豆做豆馅蒸豆包,置办年货。等过了二十八,母亲蒸好的馒头放满了一小缸,年就近在眼前了。赶年集算是旧例,热闹得像是要烧起来,在外跑业务或打工的人们此时都已回来,给集市平添了几多重逢的喜悦。新年期间炖的鱼肉,吃饺子上坟放的鞭炮烟花,待客用的水果鲜菜,都要在最后一个年集上采买,印象中除了冷就是无边的挤,似乎连气都透不过来。记得那时,父亲总会买下大张的红纸,纯粹的中国红,回家用白的细线裁成春联的尺寸,饱蘸墨汁,一手好字龙飞凤舞,“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姥姥门上的对子也是父亲所写,只是斗方,“春拂柳丝翠,秋深枫叶红”,母亲用白面兑水熬成浆糊,将对联于三十儿上午贴于门上,寓意吉祥。春节联欢晚会,曾是一个个中国人辞旧迎新时刻永远的期待,那是在一切物质丰厚的时期来临之前的像水晶般美好的年代,春晚,饺子,过年,团圆,都混合着浓浓的情感,挥之不去,渐渐沉淀成八零后、七零后口中“经典”的年与“务必”回家的主题。只可惜,每年的春晚现场直播总是看不齐全,因为家家户户除夕夜都有件大事——包饺子。儿时家境还好,年根底下,偶尔会来些不速之客,过年玩钱输干了的,和老婆孩子没法交代,过不了年,来借些钱,父亲虽是气恼,也终究会借些与他,到底不忍,家里人都辛苦一年了,过年自然应高兴些。初一早起,母亲端放桌上一滴腥油都没有的素馅饺子,父亲点起的二踢脚震耳欲聋,弟弟冲着躺柜磕的那两个响头,姐穿上新衣服的小得意,母亲戴在我头上的红色花枝,成为当时没有被物质控制的我眼里的圆满。

  如今的日子过得太好,人们渐渐忘记了世间最纯粹,最美好的事物永远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东西,像春节回家的渴望。过年的乡情里,所有你我怀念向往的乾坤之事,似乎都已等待在那里,只凝聚成一句,“回家过年”。(张艳娟)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