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我们的节日
重阳登高寓意深
发表时间:2021-10-16   来源:廊坊文明网

  重阳节时,金秋送爽。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重阳节有登高远眺、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传统习俗,因此,也叫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描写重阳佳节要登高赏菊、插戴茱萸的传统习俗,表达了自己独在异乡,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家乡的亲人,尤其到了节日更加思念家乡的感情。

  把重阳当作节日,最早见于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描述重阳节:“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飨宴高会。”到魏晋时期,重阳节又多了赏菊、饮酒的习俗。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此后的宋元明清,每逢九月初九,宫廷、民间都会一起庆祝重阳节。

  “每年九月初九前后,我都会带孩子们去爬山,给孩子们讲述重阳节的故事。”市民王文说,相传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每家每户都会有人生病,甚至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瘟魔折磨。当时,汝南县有个叫桓景的青年,瘟疫夺走了他父母的生命,他自己也差点丧命。桓景病愈后,便辞别妻女和父老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桓景历经艰险,终于找到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桓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一身非凡武艺。第二年重阳节,桓景带着仙人送给他的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赶回家中,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瘟魔冲出汝河,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桓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将温魔刺死。自此,瘟疫消除,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如今,很多地方都保留着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和家人一起登高野炊赏秋色过重阳节的市民孟先生说,传统节日素来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也最为尊贵,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重阳节也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家中有生病的人,会选择重阳节陪同家人一起登高远眺,祛除病害,展望未来。很多年长的人选择重阳节登高,以强身健体。

  关于重阳节登高也有古人对山岳崇拜和登高“辞青”的说法。古代先民生存环境极其艰苦,大多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为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所以,古人对山十分敬畏、崇拜。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记者 张甜歌)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