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我们的节日
中秋话团圆——不一样的故事 一样的情怀
发表时间:2018-09-26   来源:廊坊文明网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昨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夜,天上明月,人间情怀。没有哪个节日,像中秋这样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那皎洁的月光,那一块圆圆的月饼,承载着中国人对故土的依恋、对亲人的思念、对美好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

  关于中秋节,你有哪些回忆?今年中秋节,你在哪里度过?是否在亲人身边?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为您讲述不一样的中秋故事。

  在异国过节,她为祖国而骄傲

  孟庆兰出生于永清,1985年,她走上讲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今年55岁的她,即将迎来退休生活。教书期间,她曾以国家公派出国教师的身份走出国门,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她曾在芬兰教学,受到过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的接见。今年中秋前夕,孟庆兰和丈夫赴朋友之约,再次来到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一起过节。

  赫尔辛基这座城市风景优美,舒适安逸。这次在异国他乡过中秋,她一边思念家乡,一边品味到了浓浓的中国味。在中秋节前一天,她受邀参加一个由当地华人组织的中秋庆祝活动。在那里,看到熟悉的黄色皮肤,孟庆兰倍感亲切。她说,当华人们合唱一首首中国歌曲时,活动气氛到了最高潮,大家都非常激动。“在活动中,大家相互交流,一致认为,作为旅芬华人,要不断加强中芬之间贸易、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协作,互利共赢。现在,祖国强大,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作为中国人很自豪。”

  此前在芬兰任教时,孟庆兰经常向外国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习俗。有一年,正好赶上中秋节,她还特意给学生们带去了月饼。如今,孟庆兰已经有两个孙女,她经常给孩子们讲中秋节的故事。她认为,祖国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一定要得到后人的继承和发扬。

  孟庆兰坦言,自己不是一个传统的人,但在中秋节这天,无论身在何处,不管过节的形式如何,她都会吃一块月饼,因为中秋节和月饼是密不可分的。“小时候过中秋节,都是妈妈亲手做月饼给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吃,对我来说,月饼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在异国他乡,月饼总是能寄托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她感慨地说。

  在家人的陪伴下,他迎来第56个生日

  李海明家住安次区永兴路,是一位公司职员,他出生于1962年,生日十分独特,正是农历八月十五。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丁,他的出生给全家带来了惊喜,令教书的父亲笑开了花,父亲脱口而出一句唐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从此,“海明”成了他的名字,具有浓浓的书卷气,寄托了父亲对儿子的希望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小时候,我总觉得自己的生日很独特,别人家的孩子吃面条,我还可以吃月饼。”如今,回忆起过生日的经历,老李感慨颇多。他的童年正是上个世纪70年代,农村人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市场上新鲜蔬菜、应季瓜果很少,点心更是奢侈品,过完大秋,孩子们最期盼的就是中秋节的月饼,大人们为了过节,总得破例买两块。

  “中秋节前,村里的月饼作坊就开始忙了,大人们拿着面粉、馅料、食用油等材料去换月饼,拿回家后,放到房梁上挂着的饽饽筐里,等到了中秋节再拿出来吃,怕小孩子偷吃。”老李回忆,生日这天是他最开心的时候,母亲会多做点菜,把月饼放到餐桌上,再把一根长长的面条绕到他的脖子上,说一句:“面条拴,活到一百岁”。

  时光荏苒,老李的生日宴越来越丰盛。今年中秋节,除了鸡鸭鱼肉,子女还买来许多新鲜口味的月饼,有广式、苏式、京式的,还有冰皮、酥皮的,更有牛肉、鲍鱼等口味。他们还送给老李夫妻一个礼物——云南双飞六日游。“我今年56岁,头发也白了,没想到生日越来越时髦,中秋节越来越热闹,真是赶上好时代了。”老李笑着说。

  午饭过后,家里回归了平静,老李看着墙上的老照片发呆,他想起了过去那些个简陋的生日,想起了去世10年的母亲。虽然那时生活贫穷,但母亲健在,家就是完整的,这种感觉是无法替代的。如今,家里少了一个人,就像一块月饼缺了一个角,这份遗憾将伴随他永久。

  以前,老李总笑称,全国人民过中秋,顺便给他庆祝生日,上了岁数后,他才明白,自己最在乎的,其实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中秋节象征团圆,希望每个家庭没有分离,希望游子早日回家,希望人们不忘记自己的根,不要忘记故去的人。”采访最后,老李说。

  因为手术,她差点在医院过中秋节

  “以前,我觉得中秋节只是3天假期,现在,我体会到,这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今年26岁的晓宁说。中秋节前夕,一次特殊的就医经历,让她真正感受到了思念家人的滋味和回家的渴望。

  晓宁患有先天性的血管发育畸形,9月21日晚,因为她不小心,造成后背的血管破裂,血流了一地,父母紧急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经过抢救,血终于止住了,但廊坊的医生无法医治晓宁的血管病,晓宁只得和丈夫来到北京一家医院,等待手术治疗。

  “因为病人多,我们等了几天才排到床位,虽然有床位了,但需要我离开女儿一个星期,她那么小,才2岁,没离开过我,但是为了看病,我只能忍痛把她留在家里,让娘家妈妈照看。”她无奈地说。

  住院后,晓宁很快接受了手术。手术后第二天,她忍着疼痛,抓紧时间恢复身体,希望能早点回去看女儿和父母。“和妈妈视频时,我不敢和女儿说话,让妈妈把手机放在女儿旁边,我偷偷看看她。令我心疼的是,女儿从来没有因为想我而哭闹,只有一次,她的手受伤了,下意识地喊了一声‘妈’,然后不再说什么。”晓宁哽咽了。

  住院那几天,晓宁是掰着指头度过的,中秋节放假第一天,正是晓宁检查刀口的日子,如果刀口无碍,她就可以回家了。经大夫确定,她的伤口恢复正常,可以出院回家,晓宁赶紧办理了出院手续,和丈夫飞一样地赶回家。她笑着介绍,当天,回到家后,她抱住父母和女儿,和他们一起哭了好久,这泪水是幸福的。

  农历八月十五中午,晓宁和父母、女儿、丈夫吃了一顿团圆饭,她以水代酒,郑重地敬了父母一杯,她说,这个中秋节令她感受到了团圆的意义。此情此景,是多么宝贵,她将永远珍藏。

  “以前,一到节假日,我就想着去哪旅游,因为平时太忙,玩的机会不多,但经过了这件事,我明白了,中秋节应该多陪陪父母和孩子,让他们享受到亲情的温暖。”晓宁告诉记者。

  离家千里,她感受到了团圆的滋味

  今年中秋节是苏红艳离开家乡的第6个年头,廊坊和内蒙古赤峰相隔千里,因为路途奔波,她每年只能回家一次,看看父母。

  目前,苏红艳在安次区便民社区服务中心工作,担任盛德花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站长。因热心公益,她与站内的老人们共同组建了“弘艳志愿者服务队”,多次慰问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 9月24日上午,中秋节当天,苏红艳并没有休息,而是买了月饼,水果和新衣服,和亲人朋友一起去探望这群特殊的“家人”。

  “艳姨,谢谢你来看我们,中秋节快乐!”一走进市社会福利院,孩子们的笑脸瞬间融化了苏红艳的思乡之情。她赶忙招呼孩子们吃月饼,拉着他们的手说个不停。看到孩子们这么开心,苏红艳的心也被感染了。“我做义工4年了,第一次和孩子们过中秋节,我的朋友和家人特别支持我。这些孩子虽然没有父母的疼爱,但是有志愿者的关心,看着他们的笑容,我觉得挺幸福的。”她告诉记者。

  离开社会福利院,苏红艳一家三口又赶往位于春和花园小区的张阿姨家。张阿姨是失独老人,苏红艳经常看望她,在她的陪伴下,老人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当天中午,在张阿姨家的饭桌上,三代人其乐融融,体会到了团圆的感觉。

  近年来,苏红艳先后获得安次区“三八”红旗手、河北省优秀社工、2017年感动廊坊十大人物、廊坊市“巾帼建功标兵”和“爱岗敬业标兵”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源于她每一个工作日中的兢兢业业,每一个节假日中的无私奉献。谈及对中秋节的感悟,今年36岁的她笑着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和特殊的‘亲人’过一个团圆节,非常有意义!”

  文化与传统相辅相成

  中国人为什么对中秋节如此重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宁凌昀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分析。

  宁凌昀解释,中国历来是一个传承家文化、和文化的民族,并且中国有一种家国情怀,家和国是联系在一起的。像中秋节、春节这些传统节日,都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化因子,人们按照这样的文化去生活,让生活多了一份仪式感。在仪式感里,人们能寻求到文化背后的深层含义,这些含义里也蕴藏了心理需求的一部分。

  “很多时候,心理学也讲究本土化。为什么说西方的心理学传播到中国后还要本土化,其背后体现了文化心理学。就是说,文化令当地人产生了一定的约定俗成,如行为、仪式、习惯等。文化对当地人的性格、心理,包括他们为人处世都有一定的影响。”宁凌昀说。

  “中秋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节日。人们将天上的月亮拟人化后,赋予了情感,所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通过月亮,人们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怀,所以说,很多的东西都是文化带来的。”宁凌昀说。

  家是人们内心的世界。人们长大以后,眼睛一直向前看,通过对外的追求,来实现内心的价值。“但是我们会越走越远,最后我们想回过头的时候,却发现好像走失了,找不着那个内在的家了。怎样才能找到家的感觉?可以通过文化,比如传统节日。人们有机会、有理由,回到原来走出去的地方,回归内心世界。”

  “中秋,通过了一个具象的东西——月亮,把人们内在的情感表达出来。可见,中秋节有很多功能,家庭团圆、社会和谐、倾诉表达……我想这就是中国人如此重视中秋节的原因吧!”宁凌昀感慨地说。(廊坊都市报 武香君 赵雪)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