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村镇
三河:中门辛村开创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
发表时间:2021-01-12   来源:廊坊文明网

精“治”乡村展新颜

——三河市杨庄镇中门辛村开创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

  一个村“两委”班子,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村民笑开花。

  一个强村富路的长远规划,为百姓致富奔小康指明方向。

  一个浓厚的德治氛围,聚了民心、暖了人心、筑了同心,让村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成了现实。

  党员身份亮出来,堡垒作用强起来;村街面貌换新颜,党群关系更融洽。

  ……

  这一番喜人的景象,来自三河市杨庄镇中门辛村。时值隆冬,行走在中门辛村,看到的是白墙碧瓦的新民居,感受到的是党员干部朝气蓬勃的干劲和群众流露出的满足感、幸福感、获得感。基层的这般生机和活力来自哪里?这得益于近年来,中门辛村坚持党建引领,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格局的探索实践。

  党建引领,铺就和谐发展之路

  小村中门辛始建明代中期,被誉为三河旧八景之一的“南塘落雁”旧址就坐落于村东。

  几年前,这个村庄有着与历史底蕴不太相符的村容村貌:没规划、少秩序、缺特色,“灰矮乱”一度成为该村的形容词。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乡村治理亦是这个道理。

  2014年10月,杨庄镇党委经过深入走访党员和群众,顺应民众呼声,遴选懂经营、会管理的中年企业才俊孙确东“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一职,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有效提升村党支部执行力。

  基础扎牢底气足。村委会把党建引领狠抓在手,围绕基层党建工作“抓什么、怎么抓”问题,实施“党建+标准化”工程,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发展功能。

  2017年,借打造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之机,中门辛村开启了乡村治理之路。

  如何治村?强村之路怎样走?中门辛村多次召开党支部“诸葛亮”会,聘请村里8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智囊团”,为村庄治理、经济发展“把脉问诊”。共征集涉及患病救治、发展致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整改建议20多条,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村庄和谐、经济发展、群众富裕”的奋斗目标,全村上下被真干事、干成事的气氛所包围。

  在“一治到底”治村标准的推行下,148户违建全部拆净,村内5纵13横总长1.2万延米的主街小巷全部硬化,宽敞整洁的水泥板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自来水24小时供水,做饭取暖用上清洁、安全的新型能源,旱厕全部改成水冲式三格厕所,垃圾分类处理、当日清运……以前只在城里见到过的生活方式,悄然成为中门辛村村民生活的日常。

  村里的事情村民议,村民说好才是好。多年来,中门辛村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发挥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参政议政作用,完善党务、政务、财务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消除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如今的中门辛村已是一道一景、一巷一色。“乡村环境越变越美,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乡村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真的不容易!”中门辛村村民王老汉感慨地说。

  文明乡风,百姓获得满满幸福

  幢幢轻盈精巧、朴素淡雅的新民居,错落排开,漫步村中小道,墙壁上一条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农村振兴的宣传标语、一帧帧“孝、善、诚、礼、仁、和”主题壁画跃然眼前,彰显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通过橱窗壁画展示,教育熏陶潜移默化。

  如果说,人居环境整治为中门辛村的村容村貌带来了蝶变之美,那么,塑造文明村风则赋予了中门辛村时代之美、文明和谐之美。

  村里建起4000多平方米的娱乐大舞台,每年演出多达40余场,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还提升了广大村民的文化素养。每当夜幕降临,中门辛村的广场上,欢快的音乐准时响起,村民们随着明快的节奏慢慢聚集,锻炼身体、谈笑风生,一片和谐。“不只是广场舞,村里每周还会举办‘彩色周末’。不但有村里的姐妹舞蹈队演出,还有市里、镇里和邻村的文艺队来村里大舞台一展风姿。”村民王大妈高兴地说。

  改造提升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村民文化中心、村卫生室、电子图书阅览室、村史馆、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人民调解室、道德讲堂等均实现标准化配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上新台阶。

  在这里,和谐美好的乡风民风扑面而来。每逢重大节日,村“两委”班子成员都会登门慰问老党员、老干部、现役和伤残退伍军人,探视80岁以上老人、低保户和残疾家庭。村里60周岁老人,每月每人可领到50元村级养老金。村里还设立助学奖励基金,每年对升入高中、大学的学生给予一次性奖学金奖励。

  成立“红白理事会”,建公墓,提倡移风易俗、薄葬厚养,遏制婚丧嫁娶铺张浪费之风;每三年开展一次“十佳党员”“十佳和谐家庭”“十佳好公婆”“十佳好儿媳”评选表彰,通过身边榜样的激励和带动作用,让文明、和谐之花处处绽放。

  乡村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为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中门辛村建起了公共法律服务站,成立法治宣传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矛盾纠纷,引导村民合理表达诉求。下一步,中门辛村还将继续充分运用综合治理手段,发挥公共法律服务站功能,确保村级事务依法妥善处理,村治章程、议事规则,村规民约等自治行为在法律规定内依法运行。

  强村富民,康庄大道上步稳蹄疾

  产业兴,则乡村兴。在强村富民的道路上,中门辛村党支部书记孙确东胸有成竹地说:“按照‘改善生态环境、培植绿色资源,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绿色农业’的发展思路,中门辛村着力走好三步棋:一是发展绿色经济,富村惠民;二是发展休闲农业,特色发展;三是发展旅游经济,留住美好乡愁。”

  中门辛村北距三河城区2.5公里,南距首都环线G95高速2.5公里,274省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发展正逢其时。

  党支部带领全村着力发展临城、临路的城郊型经济和现代农业。将村前已流转栽植林木的600亩林地,打造成星级郊野森林公园,并将村西南150亩肥沃田地,建成果树栽培、蔬菜种植的采摘园;与吉林省北佳中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利用村里流转的土地,进行不老莓种植和五味子、刺五加及党参、西洋参等特色植物栽培,使村民走上了种养加一条龙,二、三产业蓬勃发展的致富路。

  聘请专家对中门辛村东侧的三河旧八景之一的“南塘落雁”旧址进行景貌复建前期设计,吸引域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赏景;村西建设特色采摘园,建立三河市非遗博物馆,并依托南塘落雁景观、采摘园等建设特色美食街,进一步发展旅游、农家院等新型产业……产业的兴旺打开了中门辛村希望之门,铺就了中门辛村小康之路。

  青山绿水绘美景,文明花开掩笑意。三河市“文明村”,廊坊市“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14年以来,全村成为无一例上访、无一例恶性事故、无一例涉刑案件的“三无村”……这一系列荣誉和成绩已经成为中门辛村乡村文明程度最好的注脚,也见证了中门辛村乡村善治、凝心聚魂带来的澎湃力量。(记者 王洋洋)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