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村镇
安次区调河头乡重文化融合建美丽乡村
发表时间:2016-10-17   来源:廊坊文明网

  走进安次区调河头乡这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乡镇,宽敞的文化广场、多彩的文化展示、特色的文化产业、浓厚的“全民文化”氛围,方方面面彰显出的是该乡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文化融合与传承,挖掘文化特色、寻求文化融合点、彰显文化元素的闪光点,行之有效的举措进一步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作用,丰富和提升了“美丽乡村”内涵,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

  发展文化事业,先要有“阵地”。该乡多方筹措资金500万元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兴建了2000平方米的乡村大舞台,16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200平方米的黄城陈列馆,每个村街都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有了文化活动“阵地”,百姓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高涨起来。目前,全乡组建了50余支业余文艺队伍,直接参与人员达3000余人,其中广场舞队20支,武术队2支,秧歌队10支,戏迷协会2个,戏曲队3支。该乡在乡村大舞台组织了近30场各类演出,观众累计达2.5万人次;乡文化活动中心里,每天前来阅读的、下棋的、练舞的乡亲们络绎不绝;农闲时,村街文化活动广场更是热闹非凡,舞步翩翩,歌声不断。

  以“河北省风筝之乡”著称的调河头乡,说到特色产业,首先当提风筝产业。第什里村是中国宫廷风筝的发源地、传承地、生产地,第什里风筝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兴起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已有五代传承人,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该乡对第什里风筝起源进行拯救性挖掘,理清了发展脉络,建成了村史馆、风筝馆,为打造地域品牌奠定了文化基础。

  该乡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过程中,探索美丽乡村建设与风筝产业、百姓致富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近两年分别举办了两届风筝节,打响了风筝品牌。仅第二届中国廊坊·第什里风筝节暨全国风筝精英赛期间,就有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裁判员、运动员、企业嘉宾、文化专家等2000余人,以及法国、韩国、美国、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的近千名国际友人参加,第什里小镇被授予“中国风筝小镇”称号,为期一周的活动,参观人数突破60万人次,其中京津冀游客20万人次;销售收入8000万元,拉动餐饮、住宿、铁路、公路文化等消费1.3亿元。

  该乡全力推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坚持“一村一品”与“产业化+工艺文化”并重的发展思路,把产业与景区建设同旅游发展紧密结合,打造美丽乡村新景区。第什里村突出发展风筝产业,全村有60余家加工厂,12个合作社,260个加工户,年产风筝5000万个,并专门成立了风筝产业联盟,形成了以第什里为核心,辐射周边20个村街的产业群,成为继潍坊地区之后,全国第二大风筝生产加工基地。南马庄村突出提升蜡杆产业,充分利用全国最大的蜡杆生产基地,努力打造全国蜡杆工艺产品第一村。现已研发生产出少林棍、红缨枪、家具、药材等系列腊杆产品,年产值达3600万元。石桥村作为京南御绣生产村、传承地,突出发展京南御绣产业,打造廊坊最大的电商村。

  美丽乡村建设掺入“文化味”,让群众过上了好日子、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气。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同志组建的“四老”志愿服务队走村入户协调问题,增进了社会和谐;连续开展的“感动调河头道德模范表彰活动”评选道德模范100余名,树起了先进标杆;村街“大喇叭”、“农民朋友圈”微信平台等宣传载体促进了干群互动……如今,调河头全乡上下同唱文化戏,共谋发展路,谱奏和谐曲。(高利雅 刘克亮)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