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文化之城
牛俊启:古镇花灯点亮浓浓乡情
发表时间:2021-02-19   来源:廊坊文明网

  “你这鸭子灯的荷花,做得有点长,长短厚度找找感觉。”春节期间是花灯匠人忙碌的日子,国家级非遗项目胜芳元霄灯会省级非遗传承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牛俊启在和儿子牛夺赶制花灯。

  白乳胶、蜡烛、竹篾……烛火微烤,在牛俊启的手上就变成不同的弧形。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竹篾,蘸点白乳胶绑扎在一起,做出不同造型。各色花灯争奇斗艳万家欢,也是一个花灯匠人最开心的时刻。

  荷花灯出水芙蓉,猪八戒灯憨态可掬,鸭子灯惟妙惟肖……这些独具民间特色的手扎花灯就是他的宝贝。走进牛俊启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挂在墙上五颜六色的荷花灯。荷叶、花瓣和花苞一层层、一叠叠,栩栩如生,微微灯光透过皱纹纸照射出来,既精致又自然……这精美绝伦的花灯均出自牛俊启的双手。

  “胜芳花灯起始于明朝中叶,繁盛于清代,鼎盛于清末民初。胜芳在清代是直隶六大名镇之一,乾隆取道胜芳下江南,曾留有‘胜芳荷香’的赞语。胜芳景美,灯更精巧。胜芳的传统花灯,式样有数百种之多,其制作或繁或简,有大有小。大至数米,小不盈寸,可玩于手掌之中。除各式各样的宫灯外,还有人形灯、植物灯、鸟兽灯、风物灯、建筑灯等传统花灯。近年来,增加了声、景融于一体的‘戏楼灯’‘地图灯’‘计划生育灯’等,造型新颖,别具一格。”谈到胜芳花灯,牛俊启侃侃而谈。

  “这鸭子灯,我一天顶多做两盏。纯手工扎制确实好看,就是太慢。”看似结构简单的花灯,需要繁琐的制作过程。一只纯手工制作的花灯要经过扎、糊、画、亮四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求耐心、细心、真心,耗时十多个小时。骨架是一盏花灯的灵魂,胜芳花灯力求以数量最少的骨架线条塑造最灵动的造型,牛俊启的双手通过不同角度和力道,靠一支蜡烛烘烤成型,随心所欲,不拧不折,这是他制作花灯的技巧。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竹篾、苇篾,蘸点白乳胶绑扎在一起,做出不同造型。

  现年54岁的牛俊启,学习扎花灯是受父亲的影响。刚开始,摆弄竹料、苇料经常扎手,做一个小花灯,双手伤痕累累。父亲笑道:“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 1981年,牛俊启考入廊坊师范学校(现为廊坊师范学院)。三年师范的学习生活中,他把精力投入到中国画学习中。扎实的传统工艺功底,较好的美术知识积累,为牛俊启以后花灯制作技艺夯实基础。18岁时,他便能独立创意制作新式花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随着胜芳镇地域环境、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的变化,胜芳的元宵灯节也增添了新的灯演形式,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细心的牛俊启发现,花灯种类多了,新材料、新工艺的现代花灯也出现了,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看灯的人比提灯逛的人还要多。

  1986年,仅20岁的牛俊启和父亲代表胜芳镇中学为灯会创作一道蟠龙绕华表的动态灯。“那时胜芳很少有人做集成电路的动态灯,所以父亲决定做动态的走马灯。”牛俊启说,“父亲把这个难题交给了我,要求这个灯动起来,花灯内还要有光源。”于是,他白天在学校,与理化组老师们研究传动方案,外出选购材料,请人帮助焊接……晚上在家里,与父亲加班加点,赶制主体造型……经过无数次试验,父子俩在大家帮助下完成作品。胜芳元宵灯会,这道机械传动的动态灯《蟠龙》大获好评。

  如今,牛俊启的二儿子牛夺继承这门手艺,“牛氏花灯”在新一代传承人的手下继续发扬光大。今年27岁的牛夺,从小耳濡目染,对花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回到家和父亲潜心研究起融入现代元素的花灯。

  谈到传承,牛俊启作为胜芳灯会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表示,对胜芳灯会和胜芳花灯制作技艺的传承责无旁贷,将非遗传承引进校园,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势在必行。非遗传承进校园,将原有的“作坊式”传承演进成学校的“实践课堂”,是一种新的尝试。牛俊启希望胜芳镇灯会不仅能保留胜芳花灯的原汁原味,也能为胜芳花灯的传承者提供一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平台,让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得以源远流长。(记者 马颖劼)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