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文化之城
香河安头屯中幡 擎起一片天
发表时间:2018-11-08   来源:廊坊文明网

  “幡为四五尺高,上悬铃锋,健儿数辈舞之,指挥甚如意,佐以金鼓声,观者如堵墙焉。”清《百戏竹枝词》中记载了中幡游艺活动现场。中幡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起源于唐、宋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安头屯中幡起源于隋唐,为古老的民间花会之一。时光追溯到公元885年,唐僖宗光启元年,大唐护国勇南公李存孝奉命领兵巡查河北,途经安头屯回家祭祖。安头屯人鼓幡欢送勇南公于村南,临别被勇南公命名为中幡。安头屯中幡经过代代传承,不断演习、改进,清代达到鼎盛时期。安头屯中幡师傅刘青曾给乾隆皇帝表演。

  《香河县志》记载,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在南巡回京停靠北运河码头的龙舟上,看到刘青把中幡耍得虎虎生风,赞叹不已。回到紫禁城后,御赐安头屯两件幡面,一面题字“龙翔凤舞”,另一面“人神共悦”。一百年后的咸丰元年,咸丰又御赐“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两件幡面,并两次敕封为皇家老会。目前,“国泰民安”幡面仍完好保存。

  从小耳濡目染的安头屯人,对中幡有一种永恒的感情。10月28日,记者来到香河县安头屯村,探访了这一古老民间艺术。

  走进香河县安头屯村,三五成群的小青年、膀大腰圆的小伙子,抬出一筒筒中幡,你挂幡旗、我系幡铃,一会儿工夫,一面面幡旗已在空中飘舞起来。

  随着安头屯中幡第九代传承人刘怀伶的一声声口令,演员们舞起了中幡。他们或顶幡上额,或伸臂托塔,中幡在演员的手中、肩上、额头、下巴、项背等处上下飞舞、交替腾挪,惊险动作不断,但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舞动起来的中幡豪情万丈,令现场观众纷纷拍手叫绝。

  刘怀伶介绍,安头屯中幡分筒、面、楼三部分,由彩灯、彩带、铃铛等共13件组成。

  “中幡都是我们自己制作的,主干是一根三丈三的竹竿,竿顶悬挂着标旗,旗的正面会根据所需场合绣有祝福语句和吉祥图案,反面有时会绣上表演团体的名称,整个重量约有30斤。舞幡虽好看,但舞起来时,加上风的阻力,得有小100斤的分量。”谈论起中幡,刘怀伶总有说不完的话。

  内练丹田气,外操筋骨皮。“师父告诉我们,耍中幡要用额头去接抛来的中幡,表演用的中幡基本上30多斤,而平时练习时用的中幡则重达60斤。额头上只有皮没有肉,这一下砸下来就得破皮,而且越怕越容易被砸。”刘怀伶说。

  为了练出可以接住中幡的“铁头功”,他们经常用竹柳反复敲打额头,到肿起一个大包,过几天肿消下去接着再打,直到脑门儿上长出厚厚的茧子,才算过关。

  “发展到今天,安头屯中幡已有100多个表演动作。现在,整个村子,几百口人都会中幡。中幡里藏着老祖宗的勤劳和智慧,不能丢,我们要把中幡传承下去,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刘怀伶道出多年坚守的原因。

  2008年6月,香河县安头屯中幡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1月,香河县安头屯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中幡会)之乡”。如今,安头屯有许多年轻人开始练习中幡。

  2014年,在安头屯镇修建了“中幡文化主题广场”,方便中幡队伍的表演和训练。同年,香河县安头屯中心小学、香河县第十中学开设了中幡文化课堂,培养新一代中幡传承人。

  走过历史沧桑,安头屯中幡焕发生机。2014年以来,安头屯中幡先后参加了央视一套《中国影像方志香河篇》、央视七套的《乡村大世界》《全国普法片》《小胖子学艺》《全国农民春晚》的节目录制。今年9月14日,还录制了CCTV《乡村大世界——丰收节》节目……民间艺人手中的中幡从香河的田间地头舞到廊坊,舞进北京,登上了面向全国观众的大舞台,让大众从那多彩华丽的中幡、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领略中华文化之美和民间艺术的风采。(张泰源)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