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文化之城
胡振平:七旬翁的泥雕世界
发表时间:2016-07-27   来源:廊坊日报

  他是安次区葛渔城镇穆家口北村一名普通的农民;他因病痛与泥雕结缘,如今74岁高龄仍保持着对泥雕的高度热忱;他寓情泥雕,并努力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他就是“草根泥雕达人”胡振平。

  “孩子们,你们看,这是咱安次的历史名人,北宋明相吕端,他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成为古今美谈。”近日,胡振平在家中的工作室,指着桌子上自己创作的吕端泥雕作品为来学习的小学生讲解着。孩子们围成一圈,仔细端详着这位宋相装扮、一脸正气的历史人物,用心体味着安次的古老文化。接着,胡振平开始教孩子们制作金鱼泥雕……

  “我教孩子们做泥雕都是义务的,把自己喜好的艺术传播开来,传承下去,看着孩子们认真琢磨、用心雕刻的样子,我乐在其中。”胡振平说。

  说到与泥雕结缘,胡振平打开了话匣子。如果说胡振平赋予了这些普通的胶泥生气,那么这些泥人更可以说是给了胡振平第二次生命。25年前,胡振平罹患癌症,及时接受了手术,然而,手术后的那段时间,胡振平总是疼得整夜睡不着觉,正是靠捏泥人,他捱过了那段痛苦的日子。从此,胡振平对泥雕的“痴”一发不可收,从简单捏玩缓解病痛到后来潜心钻研爱不释手。

  日常生活中,胡振平只要看到好玩的、好看的,就会情不自禁地模仿它们的样子,用胶泥捏出来。一团普普通通的胶泥到了他的手里,通过手指一捏,却如同变魔术一般,很快初具雏形,再经精雕细刻,一个活灵活现的泥人作品便呈现在眼前。记者注意到,这些泥人身上不少“部件”都是废旧之物做成的,比如废旧的灯笼穗做成胡须,冰棍棍做成扁担,牙签做成长矛……巧妙的构思和小物件的合理利用让人赞叹。如今,出自他手的泥雕造型各异,黑脸包公、大胡子关羽、活佛济公……惟妙惟肖,充满生气。

  这些泥人虽然个头不大,做起来却不容易,需要和泥、塑形、打磨、上色等一系列过程,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胶泥的选用。选胶泥的时候不要选浮头的、泥土表面的,要选深处的胶泥,经过干燥以后,再粉碎,和成泥粥以后,淋出以后,再拽,把它这暴性弄没有了,然后才能使。有关键的地方还要加点东西,比如加麻,加棉花。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胡振平对捏泥人这种民间艺术越来越有创意。他捏的泥人造型逐渐增多,神态也越来越生动、逼真。除了戏曲人物还有很多取材于安次本地的风土人情。除了北宋明相吕端,他还将葛渔城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阁会等用胶泥塑了出来。

  胡振平说,他对现在的平淡生活很满足,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把泥人一直捏下去,让更多的人喜欢他的作品,让更多的孩子和年轻人学会泥雕,将这种艺术发扬光大,展现“草根”的艺术魅力。也许,胡振平老人天生就与泥人有着不解之缘,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养成了淡薄、宁静的人生态度,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一份坚守。(庞博 张健飞 李东芳)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