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家风故事
农民之家走出四名大学生
发表时间:2016-12-05   来源:廊坊文明网

  干净的小院儿,明亮的瓦房,永清县刘街乡枣林村高庆丰的家看上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民之家,先后走出了四名大学生。高庆丰和妻子王文俊靠勤劳的双手,在“艰苦朴素,尊师重教”的良好家风教导下,圆了四个子女的大学梦,王文俊还荣获“感动永清”道德模范称号,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

  儿女一个比一个优秀

  高庆丰今年71岁,老伴儿王文俊72岁,提起儿女们获得的这些成绩,老俩口的脸上总会带着幸福的笑容,“儿女们都非常争气,现在都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我们老俩口的苦也没白受。”高庆丰说。

  高庆丰有三儿三女。长子高永志,19岁参军,后考入中央政法大学,曾在新疆马兰63650部队任副团职秘书,转业在廊坊市检察院工作;次子高永军在德国获博士后学位,现定居美国任休斯顿大学副教授;小儿子高永亮获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在宁波国家兵器研究院工作,由于工作突出被所在单位选派到英国进一步深造;小女儿高艳敏大学毕业后在县财政局工作,后来取得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9年通过公开选拔,任县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兄妹四人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现在儿女们都有了自己的事业,老俩口十分欣慰,儿女们虽天各一方但非常孝顺,总是抽时间回老家看望父母,“没有父母辛劳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绩,我们永远感谢他们。”高庆丰的小女儿高艳敏说。

  再辛苦也没放弃过一个孩子

  虽然现在儿女们都有了成绩,但回忆起早年的辛苦生活二老还是记忆犹新。高庆丰的妻子王文俊刚嫁到这个家时,生活条件非常困难。全家八口人只能挤住在一个面积不足二十平方米的泥坯房里。为了增加收入,供应孩子上学,家中每年都要种上二三亩地的菜,夫妻二人天天在地里忙,插架、打药、锄草,成熟了每天还要去卖菜。一年365天,他们从来都不闲着。

  最难熬的就是次子读研、小儿子和小女儿同时上大学那几年。尽管他们出门卖菜带着干粮、白开水,连根几分钱的冰棍也舍不得买,但还是凑不够学费。于是夫妻二人就左一趟右一趟地往亲戚家跑,大部分钱都是跟亲戚家借的,外人劝他们说:“实在困难就拉下一个来吧。”但是他们舍不得,从没动过让孩子退学的念头。夫妻俩总是说:“欠下的账可以慢慢地还上,而耽误了孩子们的学业,这辈子我们也还不上。”

  高庆丰夫妻俩虽然没什么文化,生活也相当贫困,但他们不想让孩子们像自己一样没知识,没文化。长子初中毕业后,好心的亲戚朋友们看到他家里实在是太困难了,都劝他俩让儿子回乡务农算了,但他们坚决不同意,坚定的说:“只要孩子有希望考上大学,砸锅卖铁也供应上学,让孩子们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艰苦朴素、尊师重教”是他们对孩子们唯一的要求

  别看孩子们个儿个儿都是高材生,实际上高庆丰和王文俊并没有文化,他们从来没给孩子们辅导过功课,但是他们拼命劳作,用自己的勤恳、正直影响着孩子们。“‘艰苦朴素、尊师重教’是我们对孩子们唯一的要求和教导。我经常给孩子们讲道理,要求孩子们不比吃穿,勤俭节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好学上进。”高庆丰说。

  “穿补丁的衣服,吃玉米面饽饽和咸菜,那不是丢人,学习不好,将来没有知识,才会被人看不起。”正是父母的这种言传身教,以及“艰苦朴素,尊师重教”的良好家风,给了子女们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在学习上也很争气,每个人在学校里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高庆丰一家良好的家风,培育了几个子女,也在无声地影响着全村每个家庭,很多已辍学或打算辍学的孩子,重新回到了课堂。几年来,小小的枣林村已先后培养出30多名大学生。(高庆丰家庭在2015年“善行河北·善美家庭”征集评选活动被评为 “善美家庭”)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