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家风故事
市地税局李海英:一颗善心是最宝贵的财富
发表时间:2015-12-31   来源:廊坊文明网

  李海英今年41岁,是市地方税务局督察内审科的一名普通科员。平日里,她和其他同事一样忙于繁琐的工作;可在业余时间,她却用自己的一颗爱心和勤劳的双手诠释着爱的真谛。八年间,她为大山里的孩子撑起一片爱的蓝天,她的行动感动了无数人,更彰显了好家风的道德力量。

  2008年至今,李海英已为灾区孩子和贫困地区的学校、学生捐款五、六万元。在她的带动下,周围越来越多的人都加入到爱心捐赠活动中。

  行善举是发自内心的声音

  说起李海英的爱心救助事业,还要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说起。“当时,我看到《人民日报》上登载了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拟救助人员名单及基本情况,看到那些灾区的孩子受苦受难,内心只有一个声音,就是帮助他们。”

  了解其中一个灾区孩子的基本情况后,李海英当即捐出了4000元善款给这个孩子。在灾难过去后的那些日子里,李海英依然时时关注着孩子的情况,不断支援孩子一些生活用品和零用钱,并和孩子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现在这个孩子已经21岁了,上完职业高中后,顺利参加了工作,现在每年我们还会定期通电话。这八年间,我看着他一点点建立起自信心,变得积极阳光,我特别高兴。”李海英说。

  不仅是捐款,她还捐物。自从李海英了解到贫困家庭的孩子缺少合适的衣服和书籍之后,她总是留心把儿子穿不下的衣服和读过的课余读物都收好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到2011年,李海英已经确定了三个爱心助学点,一箱箱爱心物资跨越千山万水送到了贫困孩子的手中。

  爱心需要传递 家风需要传承

  “与人为善是我一直坚持的处事方式,我也希望能用行动感染孩子,让他知道一颗善心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海英听说了“兰花部落”助学组织,一向善良的她加入了组织并参加了大瑶山爱心助学之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助学之行她还专程带上了儿子。

  这年7月,李海英带着9岁的儿子远赴2200公里外的广西大瑶山。没想到恰逢当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街上的积水刚刚退去,道路湿滑泥泞。几经周折,李海英带着儿子和其他爱心志愿者终于找到一辆愿意前往大山深处的面包车。目的地是大瑶山深处的一座瑶族小学,位于广西来宾市金秀县长垌乡。长垌小学在大山里,海拔1200余米,山路崎岖,很多路段一侧是峭壁,另一侧就是悬崖。坐在车上的李海英一只手紧紧拉住儿子的胳膊,另一只手却抓着装满了文具、书籍的大包。

  这次助学经历李海英终生难忘,孩子们渴望的眼睛和他们贫困的家庭带给人一种心灵的震颤。离开大瑶山后,李海英陆续资助了5名瑶族小学生,至今资助金额已超过1.6万元。为了丰富小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李海英还捐赠了1000余本图书为学校创办了图书室。而这次助学之旅,也让她的儿子受益终生,此后他不但在学习上更加用功,还经常帮母亲关注山里孩子的近况。“长大以后,我也要像妈妈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

  善行汇聚力量 爱心传递希望

  八年来,李海英已捐款五、六万元,对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而言,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数字。在李海英的带动下,她周围越来越多的亲戚、朋友和同事都加入到爱心捐赠活动中。2014年元旦刚过,李海英带着同事又采购了一批“爱心橙”。她说:“买点橙子微不足道,但能帮到果农和助学组织,我就觉得很开心了。”

  李海英的爱心不仅体现在捐助上。2002年,当知道自己的血型是“万能型”O型血时,她就开始了义务献全血和血小板。至今,她已坚持义务献血12年,累计献血5000余毫升,超过了一个成人血液的总量。“想到这些血能挽救生命时,我就特别欣慰!”李海英自豪地说。(滕佩智)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