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讲文明树新风
村里来了“知心人” 同心同德建家园
发表时间:2018-06-11   来源:廊坊文明网

  工作中的王桂松。

  在乡亲们眼中,他是“常客”“熟人”“知心人”。“高速引线修到家门口、学校盖在家门口、家家用上天然气,都有他的功劳。他把工作做到大伙儿心里去了”。面对夸赞,他常用“这只是本职工作”回复。

  在家人眼中,他是瘫痪父亲的“拐杖”、痴呆母亲的“大脑”、临近高考儿子的“灯塔”、教师妻子的“后盾”。然而,家庭的困难在他心里却是“甜蜜的负担”。他就是文安县文安镇政府包村干部王桂松。

  把包村地点当单位去上班

  “大事难事有担当,逆境困境有襟怀。”这是领导和同事对他的评价。多年来,他见证了城镇跨越发展,迎宾大道、日上小学、曙光道等标志性民生工程顺利进行,这里面包含着他的辛劳付出和无私奉献。

  2010年,文安县修建廊沧高速引线迎宾大道,王桂松被派到泗各庄村负责征地拆迁工作。早晨六点入村,晚上七点多再走。就这么坚持在村里“上班”,一干就是半年多。村民不理解,有的还取笑他,是不是村里给发工资奖金,周末都不歇!不光是周末不休息,王桂松还担心自己分管的工作影响整体工作,从征迁到迎宾大道通车,再到后期绿化,他都坚持负责到底。

  因为不理解,村里填料厂负责人当时很不配合工作。于是,王桂松不厌其烦,天天给他“上课”,讲“小家”“大家”,同时帮助他重新另盖了厂房。该负责人最后信服了,现在回想起来很是感激。他说:“家门口修起大道,直接上高速,很受益。”

  虽然现在泗各庄村早已不是王桂松的包村对象,可是村民见到他依然倍感亲切!

  把乡亲当成自己的亲人

  接了工作就要认真干,这是王桂松对自己的要求。自从一村成为他的包村对象,他坚持每周不少于三次入村,走遍村里的大街小巷拜访村民。

  2016年供暖期前两个月,随着煤替代工程推进,燃煤锅炉换天然气锅炉。“那两个月经常干到后半夜。”村民回忆,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通常是白天做工作,晚上施工,施工工人干到什么时候,王桂松就在村里盯到什么时候,出了问题第一时间积极协调。

  这些都被村民看在眼里,本来不太支持工作的也主动配合了。

  不理解不配合的困难还有很多,但王桂松认为,只要对老百姓有益、对文安发展有益就值得克服困难去做。“当初建设日上小学时,征迁工作也有很多困难,可是现在全村老百姓都是直接受益者,村里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学,而且教学条件在全县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和王桂松一组的包村同事王静说,村民现在有了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王桂松。

  担着“甜蜜”一直在路上

  村民有了困难找王桂松,可是王桂松的困难只有他自己清楚。王桂松在工作中的无私奉献尚有人知晓,可是家庭困难却鲜有人知。

  “我们从来都没听他说过家里的事。”同事王静说,如果不是有一次听到他接家里电话,根本不知道他家这么难。母亲患老年痴呆17年,一直照顾母亲的父亲在2013年因为脑梗半身不遂,两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王桂松就把他们从老家接到身边照顾。他家桌子上的小药瓶就有20多个,饭前的、饭后的,治这的、治那的,王桂松都分类标注装好。

  王桂松自己工作就够紧张了,妻子是老师还是班主任,白天教课晚上盯自习,比他还忙。“有一次班上有事,回家稍稍晚了一些,一进家门满是浓烟。”王桂松的妻子回忆起来还有些后怕,原来是老人忘记关燃气灶了。从那以后,夫妻俩出门前总要反复检查家里带有安全隐患的阀门是否关闭。

  儿子高考前主动提出休学打工。王桂松看出了儿子的心思,告诉他,学习不要有压力,考不好也没有关系,爸妈只要他健康快乐,至于家庭压力现在还不需要他承担。王桂松说,家里的困难对于他来说是甜蜜的“负担”,担着这些“甜蜜”在路上他觉得人生才有别样的风景。

  飘香识桂,岁寒知松。王桂松以个人的担当和行动,诠释了一个普通干部、一个普通人在工作中、在人生中的职责和价值。正如他所说,也正因为工作中和家庭中的“问题”和“困难”,他的人生道路才更绚丽多姿。(刘艳芳 李蓓)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