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精神文明建设简报
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简报2013年第8期
发表时间:2013-09-27   来源:廊坊市文明办

  安次区深化志愿服务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近年来,安次区紧紧围绕志愿者就是雷锋、志愿服务就是学雷锋活动的理念,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紧密结合,不断创新举措、完善制度、扩充队伍、丰富活动,使龙河大地善行义举层出不穷,好人好事大量涌现,为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一、坚实组织基础,着力完善志愿服务机制。为进一步强化工作指导,经区文明委研究决定,2009年成立了全区社会志愿服务指导委员会,明确了部署、协调、宣传表彰、提供必要保障等四方面工作职责和各项工作制度。制定印发了《廊坊市安次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明确了12个方面36项工作任务,对全区各相关部门进行了细致任务分工。根据区情实际和志愿服务产生的新要求,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多次对成员单位进行调整和补充,研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推动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二、壮大服务队伍,全力保证足够人员参与。近年来,安次区不断招募扩充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扩大,由最初的十几支发展到现在的近百支,由最初的千余人发展到现在的上万人。全区每个乡镇、街道、机关单位都有一到多支志愿服务队,仅社区就有志愿服务队40多支。享誉全国的“安次区夕阳红宣传队”成立于1994年,由1个总队、8个分队1200多人组成。近年来,她们与有关部门联合开设了法律咨询站、家庭暴力投诉站,建立了妇女儿童维权岗等十几个维权组织,做好事上千件,是全国唯一的“学雷锋志愿服务老年人先进集体”。安次区平安志愿者协会是以公安局安次分局为业务指导机关,由安次区广大热心维护社会治安、排解社会矛盾的社会各界人士志愿组成的自发性、公益性的群众团体。志愿者们用他们的专业优势协助公安机关在提供有价值的案件线索、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区社会治安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三、强化舆论声势,积极营造志愿服务氛围。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简报、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载体不断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挖掘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宣传典型人物和事迹,鼓励干部群众走进志愿服务行列,先后涌现出被誉为“绿色勇士”、“中国绿色宣言倡导人”、“地球之子”的河北省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感动廊坊十大杰出人物丁兆瑞,“廊坊道德建设百佳”获得者、安次区首届道德模范、被誉为“爱心妈妈”的社区工作者吴秀娟等一大批在省、市乃至全国产生较深影响志愿者典型。安次区还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公民道德宣传日”、“环境保护日”、“法制宣传日”等重要宣传日以及重大节庆日组织志愿者走上街头,深入公共场所、深入村街社区开展咨询、集中宣传。通过多方面的宣传引导,形成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四、丰富活动载体,确保志愿服务取得实效。安次区每年坚持组织开展“四进两深入”、“三关爱”以及助学工程、博爱一日捐、义务献血等常态化的活动,同时还结合国家时势、区情实际、人民群众需要,组织开展了“迎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和谐新区文明交通行动”、“创建文明城区公共志愿服务日”等多种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区“爱心传递感动”活动中,青年、巾帼、党员等各类志愿者纷纷献一份爱心、做一件好事、帮一名弱者。在“法律咨询和治安宣传周”活动中,司法、公安、税务等部门志愿者积极上街开展咨询,主动深入企业服务。在“健康文明新生活”系列活动中,医务志愿者、文体志愿者以及心理医师走进社区、深入居民家中为群众进行免费体检、健康测评和小病诊治。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满足了群众的需要,为全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永清县创新“四种模式”推进幸福乡村建设

  近年来,永清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四种模式”,扎实推进幸福乡村建设。截至目前,永清县18个省级幸福乡村示范点中有10个完成新民居建设任务,2个正在进行新民居配套和装修,其余6个村街正在深入开展“五清四化”活动。

  一、以城镇化建设为重点,打造“新型城镇式”幸福乡村。针对新民居“联村并建”的村街,坚持以城镇化建设为抓手,以新民居建设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深入推进幸福乡村,力求建设农村住宅社区化,从根源上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目前,“九兴区”已建成388套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新民居,已有335户喜迁新居,农民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基本实现住宅社区化、小区园林化、生活现代化。

  二、以农业产业化为突破,打造“产业支撑式”幸福乡村。对于农业产业基础好的村街,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把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平台,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带动农业上档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胜利村、小惠庄村在建设新民居的同时,大力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型主导产业,引进盛泰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金华湖度假村项目,为农民创造800多个就业岗位。

  三、以文化底蕴为内涵,打造“文化旅游式”幸福乡村。对于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街,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把幸福乡村建设和农村旅游结合起来,实现“双赢”。燕赵新民居第一村——董家务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培树品牌、繁荣产业,激发内在的文化元素,整理出“遗产文化、旅游文化、新居文化”,通过文化滋养和精神浸润,使人们秉有促学、博识、明理、悟道的功能,让游客享受闲适、愉悦心旌,又升华思想、感悟人生,进而使文化底蕴吸引人、感动人、丰富人和提升人,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邻里团结、家庭和睦、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目前,该村现有9家筹建“农家乐”,郝素梅农家院、大丰收农家院远近闻名,年接待游客达3万人次以上。

  四、以生态风光为依托,打造“田园风情式”幸福乡村。对交通、区位、生态优势显现,具有浓郁田园风情的传统农村,坚持市场运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以农村特有的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资源,着力打造田园风情式幸福乡村。杨家营村不断整合资源,推出果园风光、葫芦长廊、农家休闲和森林度假等8大类旅游资源,绿野仙庄、禾满仓开心农场等浓郁的田园风情令游客流连忘返。

2013年4月25日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