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精神文明建设简报
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简报2012年第19期
发表时间:2012-12-14   来源:廊坊市文明办

安次区狠抓八项常态化机制促进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持久开展

  在多年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安次区狠抓组织制度、宣传引导、督导落实、环境卫生治理等常态化创建工作,促进了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持久开展。

  一、狠抓组织制度常态化。安次区一直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干部党员身先士卒,党政领导亲自挂帅、率先垂范。该区结合实际,几次调整领导机构,在创建之初,就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多名区委、政府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多个专项工作组,各专项工作组分别由1—2名区级领导直接负责,组成了坚强过硬的领导班子。今年的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作为市辖区,安次区承担着重要比重的测评迎检工作任务,共涉及重点工作、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活动、公共关系5大类、19个测评项目、55项测评内容。根据工作实际,先后印发了2012年《安次区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迎检工作的通知》、《安次区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迎检重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案》、《安次区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任务分解》和《安次区全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任务分解》等文件,分阶段逐步推进创建工作,实行创建工作责任目标分解制度和精神文明年度绩效考核制度,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倒排时间表,逐部门拉出“任务清单”,逐项细化工作任务,严格工作要求,逐项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各有关部门“一把手”负总责,主管副职具体实施,制定详细迎检方案,层层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上下一心,使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更趋于完善,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制度保障。

  二、狠抓宣传引导常态化。选准切入点,营造宣传声势,形成热烈浓厚的创建氛围。除了利用网络、广播、条幅、明白纸等载体进行宣传引导外,还充分利用入户宣传的时机,做细做实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几个月来,抽调机关工作人员和各社区工作人员80多人,利用早、中、晚时间对文明程度指数各项内容进了直接入户走访宣传。发动社区志愿者、“40、50”人员130多人,在居民集中活动时间、集中活动广场进行宣传,针对空房户、拆迁户以及多次走访不在家户,采用电话告知、邻里告知等方式进行宣传,在宣传中做居民思想工作。另外,还利用组织开展“善行河北 情满龙河”—学雷锋活动、“好人就在你我身边”道德典型推荐宣传活动、“做文明有礼安次人”市民素质提升行动等主题活动对文明创建进行宣传,让群众充分了解文明城市创建知识,了解创建给百姓带来的好处。充分发挥“夕阳红”宣传队、阳光舞蹈队等志愿者队伍、群团组织的协创作用,自编自演小品、快板、秧歌、舞蹈等各种节目,以形式多样的演出活动对文明城市创建进行宣传,寓创建于娱乐之中。今年共编印各种宣传资料1.5万余份,制作专题宣传展板52块,悬挂标语、条幅51条,编演各类节目39个,组织各种大型宣传活动4次,直接参加人员近万人。

  三、狠抓督导落实常态化。多年的创建工作,安次区针对31个重点城中村、城边村、城郊村,22个社区,9个市场及辖区内61条主次干道建立了“创建任务推进表”、“重难点问题治理进度表”等台账,并不断完善督导检查、汇报、调度和定期通报等工作制度。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性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对重点部位进行督导检查,现场办公,解决重、难点问题。今年8月以来,区委直接负责领导每周召集各部门创建负责同志召开碰头会,听取汇报,部署阶段性工作。按照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任务,区文明办进行了不间断地督导检查,检查后即刻汇总报区有关领导,并进行通报,对重点问题以下发督办卡等形式督促办结。同时,抽调调查队、社区工作人员组成模拟测评组,开展了1次对全部测评点的实地模拟测评,客观、细致的查找问题,组织整改,推进工作。文明城市监督员、创建工作义务督导员坚持经常,深入社区、行业、窗口进行督导,反馈问题,及时有效解决了部分热点、难点问题。各创建部门密切配合、合力攻坚,形成了强大的创建合力。

  四、狠抓环境治理常态化。在“环境卫生整治月”的基础上,又相继集中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周”、“环境卫生整治日”、“义务劳动日”等多次集中治理活动,对城区所有主次干道、集贸市场、城市出入口及背街里巷的白色污染,建筑、生活垃圾,杂草等环境卫生问题进行了集中治理,积极落实“门前十包”责任制,采取围挡、置绿、填土等措施,解决大拆迁造成地面裸露、残破建筑设施外露以及污水沟等问题;开展乡镇、村街环境卫生大治理,对8个乡镇全部村街,尤其是城中村、周边村和近郊行政村环境卫生进行清理整治,落实门前“三包”,有效解决了村街“五乱”等问题;在各社区、机关单位开展“美化、亮化、绿化、净化”等活动,清理各机关、社区室内、楼道、院内等部位环境卫生,消除了死面死角。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共出动各类车辆900多台(次),人员7000余人次,清理垃圾1.2万余方,清除杂草4500余延米,移动有碍观瞻物21处,清理小广告800余条。为巩固集中治理成果,保证环境卫生得到切实有效治理,制定完善了《城区城中村(居委会)环境卫生管理实施方案》和《环卫工作考核办法及标准》以及“一天一巡查、半月一检查、一月一抽查、一季一联查”的环卫工作督察制度。采取“区聘乡管村用”的原则,在各城中村招聘170余名清扫工人,组成了区环卫队伍。各乡镇村街也同时成立了自己的环卫组织负责各村街环境卫生清扫工作。目前,全区基本形成了一条健全的环卫监督治理责任链。

  五、狠抓社区建设常态化。强化社区机构、人员和资金保障,通过购买、租赁、改扩建等方式积极解决社区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22个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全部达到100平米以上,其中300平米以上的16个,占总数的73%,500平米以上的有5个,解决了有地办公问题。同时,普遍配备了计算机、办公桌椅、电话及电教设备,为深入开展社区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建立市民学校16个、文化活动室16个、图书阅览室18个、室外文化活动场地15个,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健身场地。对封闭社区人防、技防、消防制度、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维修补充。疏散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建立完善巡逻、值班等制度,全面加强社区安全防范,确保社区“三防”达到安全标准。扎实推进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和谐社区”、“雷锋社区”、“安全社区”等特色社区建设,不断拓展“四进社区”宣传咨询活动领域,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引导各有关部门开展好分线活动,使进社区活动覆盖率达到100%。

  六、狠抓公共场所管理常态化。着力在经营性公共场所、网吧、“五小”行业、出版物和印刷市场、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常态化管理上下功夫。采取拉网式排查、地毯式清查和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企业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把开展“反盗版天天行动”、“网吧百日整治行动”、“零点行动”、“出版印刷市场大排查”“五小从业单位月检”等集中整治活动列为抓安全治理的常规化动作,并定期组织餐饮、网吧、“五小”、印刷企业、歌舞娱乐场所负责人员召开培训会议,就亮证经营、食品安全、印刷出版行为、娱乐场所管理以及网吧上网制度和技术等问题进行教育和培训,促使公共场所安全治理警钟长鸣,各种经营管理行为规范化、制度化。今年以来,公安、工商、文广、卫生等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360余人次,执法车辆110余台次,开展“零点行动”2次,组织文化印刷市场规模性大排查3次,组强“网吧百日整治行动”3次,有效的震慑了不法经营行为,促进了公共场所管理常态化。

  七、狠抓文明创建活动常态化。改变以前文明创建活动等靠上级敦促,靠上级安排布置的工作方式,对文明单位创建、文明行业创建、文明窗口创建、文明家庭创建、文明生态村创建进行规范,制定完善监督考评制度,加强动态化管理,实现奖惩保障。特别是对文明社区创建中有关市民教育、学雷锋活动、志愿服务、群众性文体活动、邻里互助等文明创建活动进行规范,制定长期规划、年度计划,采取多种措施,全力保障综合性多功能文化场所长期向市民开放,能够正常开展活动。修改完善市民学校制度、科普活动制度、机关创建制度,抽调骨干,充实文体辅导、市民学校师资队伍,保证授课时间、授课时数。创建活动的常态化,切实保障了群众想参与、能参与、乐于参与。

  八、狠抓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常态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社会服务以及社会监督等制度。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开通市民来访热线电话。制定印发专门文件,健全孤寡弱残监护、救助制度以及志愿者服务制度,实施对孤寡户的全天候监护。加强未成年人、老年人权益保障,健全学校、社会、家庭、社区四结合责任链。完善外来人员务工制度,全面改善务工人员居住区生活、卫生各方面条件。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实现了全部街道和部分乡镇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全国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市民巡访、听证会等形式的群众监督机制,畅通市民反映问题的渠道。认真执行文化经济政策,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

  2012年9月12日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