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要闻
我市周广运 王金花 张秀芬入选4月“河北好人榜”
发表时间:2018-04-28   来源:河北文明网

  4月28日下午15:00,4月“河北好人榜”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邢台市广宗县第二中学举行。我市周广运、王金花、张秀芬入选2018年4月“河北好人榜”。

  【助人为乐】周广运:乐善好施三十载 不赚金钱赚美德

  这几天,大城县留各庄镇留邻居村的“傻子”周广运正忙着筹建他的“帮德美”老年护养中心分院。说他“傻”,是因为他明知道这养老院是赔钱的“买卖”,可他依然干得热火朝天。不仅如此,这些年他干的“傻”事儿还有很多:哪里有麻烦他就去哪里,遇到车祸就去抢救伤者,碰到道路堵塞就义务疏导交通,因救人被讹几万元后还去主动帮助别人……身边认识他的人都劝他“别多管闲事”,可他始终认为,做这些事情,他赔的是钱,可赚到的,却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无价财富。

  曾经受助于人 成为助人之源

  周广运今年54岁,家里兄妹五个,他排老四。因为家里穷,周广运也没上过几天学就跟着哥哥们东奔西走做买卖挣钱。30年前的一天,周广运到沧州河间办事遭遇车祸,在路边昏迷了近四个小时,醒来的时候,才知道一个四十多岁的陌生男人正在送他去医院的途中,周广运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又昏了过去。后来他听医院的医生说,救他的那个好心人将他送到医院后没有留下姓名就走了。

  那一次,周广运近半个身子骨折,伤情严重,幸好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如果不是那个好心人及时相救,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我。”周广运每每回忆起当年的往事,都心存感激,不知道该如何报答好心人的救命之恩。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周广运的生活也恢复了以往的平静。2008年的冬天,周广运在回家的途中遇到了和自己当年同样的境况,不过这一次,自己扮演了救人的角色。“那天,我在回家的路上发现路边躺着两个20岁左右的孩子,旁边是被撞坏的摩托车,之外不见任何车辆。”当时,周广运看着眼前的一幕,马上就想到了自己当年被撞的场景,也想到了自己受伤后那种无助的心情。“我见伤者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我马上停车,联系了附近的医院,然后在其中一个孩子身上找到手机,试图联系他的家人,但没有成功。这时,围观群众中有人说看着孩子面熟,好像是附近村的,我就在两个孩子被救护车拉走后赶紧开车到附近两个村去打听,最后终于找到伤者家属,把孩子受伤的消息告诉他们。”

  事后,周广运终于知道助人为乐是怎样一种心情,他内心充满喜悦,比自己生意上赚了钱还得意,那种发自内心的荣誉感让他明白,用爱回报社会,用行动帮助别人,自己的内心也会得到洗礼,那是一种用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高尚。

  如今帮助他人 只为回报社会

  通过救人那件事,周广运明白了帮助他人带给自己内心的那份踏实,便开始了做好事的“长征”。2011年秋天,周广运遇到一起严重车祸,一辆拖拉机翻车,把夫妻二人压在了车下,情况紧急。周广运又放下自己的事情,立刻召集过路群众一起把车扶正,把人救出来,然后又开着自己的车送两人到医院,结果男人抢救了过来,女人却因伤势过重不幸离世,这令周广运一度懊悔不已。事后,男人登门拜谢,要给他钱报恩,但被周广运婉言谢绝了。做好事内心坦荡,得到的也都是好的回报,但也有特殊情况发生。2000年,周广运在路边看到一个70多岁的老人骑车摔倒,他上前扶起老人后送往附近乡镇医院。可老人的家人赶到后,却硬说是周广运撞倒的,要求他支付医药费,双方因此发生了争执。老人的家属扣留了周广运的车,不拿钱就不能走。“不是你撞的你为啥管呢?”面对这样的疑问,周广运一时语塞。后来,周广运因有急事,最终掏了2000元医药费离开了。说起此事,周广运说自己确实觉得冤,但是这不会改变什么,也许别人会说自己傻,但是他还是要这样一路帮下去。听周广运的家人说,这些年来,他因帮助别人被讹诈的钱多达数万元。家人也都劝他别多管闲事,“这么多年也过来了,家里人也没办法。”周广运笑着说。这些年来,他帮助别人的大事小事多得他自己都数不过来。

  倡导助人为乐 弘扬传统美德

  帮助他人要紧,可家里的事儿也不能含糊。周广运20多岁创业,筹建了当地水暖工程建筑队,2009年组建建筑施工队,后来又成立泽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创业之路虽然艰辛,但也顺风顺水,如今在当地也已小有名气。“顾得了事业,就顾不了家人,没有时间照顾家中的老人,是我一直都觉得愧疚的一件事。”提到赡养老人,周广运开始沉默起来。2012年,周广运在留邻居村和朋友一块儿出资建设“帮德美”老年护养中心,照顾周边村街的孤寡老人。“老人们在这儿每个月只交450块钱,管吃、住、洗、照顾,其实都是赔钱在运营”,周广运说,“心善的人才适合搞这个,要把老人们当自己的父母来赡养。”现在,老年护养中心共有近40名老人,每天他都会亲自到护养中心去看看老人们,时间充裕的时候,他还带老人们到外边的公园里遛遛弯,理理发,陪老人们聊聊天儿。“其实人老了,需要的并不是物质上有多丰富,而是需要精神上的陪伴。”

  “我的理想并不是挣多少钱,而是让帮助别人的想法被人理解并发扬光大,把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压下去,让世界充满爱。”这样的话从周广运这个并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汉子的嘴里说出来,让人感觉格外温暖。

  【敬业奉献】王金花:美容城市的一朵“金花”

  廊坊市广阳区环卫局业务科科长王金花,对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不辞劳苦。不论是数九严寒,还是三伏酷暑,都能看到她终日忙碌的身影,她用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环卫工作者的深刻内涵。

  敬业精神是她对工作的情怀。王金花2002年来到环卫从事一线道路清扫工作,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她每天凌晨4点就要来到岗位上,比其他同事都早到半小时,一天作业下来,经常使她累的满头大汗,腰酸脚痛,但她面对困难不泄气,不动摇,虚心向老同事请教,学习道路清扫上的作业技巧。2012年由于工作突出,她成为了一名检查员,负责廊坊市区内永建路-春阳路-文明路-迎春路—金光道-西后街等多条道路约合260000㎡内的检查督导工作。因管理范围内路况比较复杂,属于任务较重的班组,她身先士卒,要求作业人员在上班高峰之前完成晨扫作业,以免上班行人“吃灰尘”,经常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手把手教给新职工,她强调遇到有车辆停靠在路边时,应该弯下腰一点一点把车下垃圾扫干净,不留一点灰痕,清扫到道路两侧下水口时,放慢速度仔细扫,若下水口被堵塞积污,还用手把落水窗缝隙中间杂物清楚掉,使道路卫生保持清洁清爽。她每天早上要提前来到岗位上,到岗察看晨扫作业路线,然后挨个看她管理范围内的职工是否到岗,有问题及时解决,她负责的区域内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但却数年间从未出现过任何问题,对随时出现的垃圾,即便是烂菜叶,剩饭,污泥,粪便都会及时处理掉,且要查到源头,杜绝再次发生,对领导安排的工作从不讲条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实际行动影响本组职工。

  2014年,领导通过多方考核,一致决定任命王金花为清扫三中队副队长一职,副队长的工作性质不仅仅需要有良好的业务能力,还需要极强的责任心及协调能力。王金花上任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为配合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而试行的“上门收集”工作,面对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新项目,她仔细推敲各种可行方案,最后在她负责区域的试行路段上安排一天三次建行上门收集的试运行,几经调整最后确定为一天分为3次3个时段15人左右的最合理方案,并在职工中挑选素质、表达能力比较好的从事这项工作,因是与门市打交道,难免会有不习惯新的方式的人,她又沟通上级领导,经领导协调执法中队采取对违规倾倒警示劝阻,恶意偷倒进行罚扣的方式,逐步推开了这种新型的收集方式,有效避免了垃圾的二次污染,这项工作对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意义很大。达到了“以克论净”的标准,市区内的降尘力度明显提升。

  2017年初,王金花荣升为业务科科长,转变为了业务骨干,记得有一次,一场漫天的大雪突然而至,傍晚时分开始降雪,使得很多人庆幸已下班回到家中,但老环卫人王金花却知道,下雪就是命令,来不及吃口热饭,骑上车又赶回了单位,配合领导和同事们协调联动,对全市主次干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便道进行清雪工作,因气温低降雪量大,一直到凌晨5点才结束了这次紧急清雪任务。早上,市民们上班出行时看到没有一丝积雪的大街小巷,都发出了不可置信的赞叹!“这哪像下了一夜大雪的路啊!还以为今天无论如何都会迟到呢!”其实,早在前两天,王金花已经接到了升任业务科调动安排,可她依然如故和她的同事们战斗在清雪的一线。她说:“我对这片比较熟,不能耽误了工作上的事,干了环卫这么多年,不在乎干的是什么,只要干的是实事儿就行了!”随后,她推辞了老同事们的欢送,悄悄地走上了业务科科长的工作岗位,王金花上任后的第一次科室见面会上就说了这么一番话:“我也是由一线一步步走上来的,知道咱们业务科有时候就是得罪人的差事,咱们考核的是各中队的业务素质过不过硬,那么咱就是环卫工作的一把尺子,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你们要想,咱们的目的不是罚分扣款,是为了咱们的环卫工作质量更高更好,他们如果做的好,做的标准,那么也就不存在咱们得罪人的问题了。”就是这样,从事业务科工作以来,她便把本职工作做为爱好,为了更快进入角色,通过实践中累计摸索,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从之前的门外汉成为了大家公认的“业务通”和“多面手”。不管做什么,要做就做精,这是她对自我的要求,靠着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近三年来,经常被《廊坊零距离》《廊坊新闻》《廊坊都市报》等报刊和电台报道,还在2016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

  部门的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往往一项工作还没完成,第二项、第三项工作就接踵而至,于是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不管怎样辛苦,在她手上的工作从没有耽误过,春节期间,为了摸准基层的基础工作的现状,她和同事们连续奋战,确保了各项业务管理工作推进有序,有力,有效。每当家家户户团聚时,她却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倒头就睡,早已把过节忘在了脑后。家中人说她是不称职的母亲,不合格的妻子,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很少参与,开始家人是不能理解的,直到这些年看到了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才惊觉这其中应该有无数的妻子(母亲)这样的普通人无私的奉献!现在,为了让她有时间干好工作,家人都是无条件的支持她!        

  她从事环卫工作近15年,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展现了一名环卫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一名中华民族传统女性优良和坚韧的品质。她舍小家,顾大家,用实际行动展示了环卫工人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孝老爱亲】张秀芬:好儿媳11年如一日照顾公婆

  在廊坊市大厂县夏垫镇夏垫村,只要一提起张秀芬,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孝顺的儿媳妇,更是一名贤妻良母。她11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精心服侍患病在床的公公和身体虚弱的婆婆,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之歌。面对邻里乡亲的称赞时,张秀芬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一个儿媳的责任”。

  

  现年58岁的张秀芬性格热情开朗,虽然岁月的沧桑已经染白了她的两鬓,但是布满皱纹的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的笑容。1981年,张秀芬嫁到了夫家。当时夫家有年过五旬的公婆外,还有小叔子和小姑子,家庭负担很重,张秀芬每天和丈夫一同到田地劳动外,还要洗洗涮涮,缝缝补补,操持着一家6口人的家务。

  1983年,张秀芬的大儿子出生,从一周岁开始大儿子就患有哮喘病,她三天两头抱着孩子去北京儿童医院看病,从不让丈夫请假。后来通过不懈努力,大儿子的病开始好转,不用去北京看病了。就在这时,小叔子到了该娶媳妇的年纪,家里需要再另盖一间房,张秀芬就把家里多年积攒的一千元钱拿了出来,她还每天中午找草卖钱,还向娘家亲友们借来3000元,终于凑够了盖房的款项,帮小叔子建起了新房。她的宽容与关爱,深深地感动了小叔、弟妹及全家人,也让妯娌间的感情多年来像姐妹一样。

  2006年2月,张秀芬年过七旬的公公做了截肢手术,造成了生活不能自理,婆婆也于此前摔倒卧床不起。为此,张秀芬就和公公婆婆同睡在一个炕上,白天晚上精心照料,从来没有嫌弃过。婆婆躺在炕上一个多月,张秀芬整个人都瘦了十多斤。

  在张秀芬看来,照顾好老人首先就是让老人吃好喝好,平日里公婆想吃什么,张秀芬就变着法去做,她平时特别留心看养生类的节目和书籍,了解如何合理搭配膳食,二老每天的饭菜都是按菜谱搭配好的,还有水果、鱼肉、蔬菜也是换了样的吃。吃饭时只要公婆一个细微的表情,下顿饭她就知道换个口味。

  “公公大小便失禁,照顾他最不便的就是接屎接尿,刚开始时我也很难为情,儿媳妇照顾公公总有些不方便,后来慢慢习惯了,其实也没啥。”为了更好地照顾瘫痪的公公,张秀芬每天给公公洗脸、洗脚,定期给公公洗头、洗澡、搓背。把老人的个人卫生打理得井井有条,让老人保持愉悦的心情。

  这些年里,张秀芬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她还担任着村里的妇女主任和报账工作,日常工作和事务性活动很多。近年来,随着公公身体状况的变化,老人又经常在被窝里大小便,她很多时候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洗衣服和拆洗被褥,但她从不厌烦,一直精心伺候。

  现在,张秀芬也做了婆婆、当上了奶奶,在她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她的儿媳也很孝敬老人,成为村里人津津乐道的好儿媳、好孙媳,在这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爱老孝亲的接力棒正在继续传递着。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