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 【设为首页
廊坊文明网 > 德耀中华
道德建设百佳(2012年11月)公德模范人物:崔德雨
发表时间:2013-01-05   来源:廊坊市文明办

  猛进如潮,大浪淘沙。十几年风风雨雨,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民营企业家的底色鲜红如初。他看上去忠厚朴实,很有一种创业者的风范。从朴素的言谈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创业的艰辛和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无私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就是河北宇通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优秀共产党员崔德雨。

 

  搏击商海

  1972年,崔徳雨出生于苏桥镇崔家坊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庭条件不富裕,初中毕业的他,开始下海经商、走南闯北,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开始,崔徳雨开始接触变压器行业,开始了他的传奇创业之旅。最初企业只是修理变压器,由于修理加工处在产业链低端,利润也不是很高,因此,崔德雨决定提升产业链,带领公司从2002年开始生产变压器。变压器生产行业是一个高门槛、高技术、高标准的行业,在经营初期,崔徳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产品迟迟打不开市场,如何破解困境、如何创造效益,成为崔徳雨冥思苦想的问题。为了打破这一僵局,崔徳雨昼夜守在生产车间,狠抓产品质量,并通过“以旧换新”、“农村包围城市”等多种营销手段,逐步获得了客户的认可。正是通过崔徳雨科学管理和精心经营, 十几年的时间,河北宇通变压器制造有限公司由修理到生产、由家庭作坊式生产到现代标准化生产,逐渐在变压器行业崭露头角。公司现在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近几年,纳税总额达到1000多万,成为苏桥镇的纳税大户。

  情系乡里

  “我是农村人,我的根在农村!”崔德雨如是说。尽管自己挣了很多钱,完全可以在城里买楼过城市人的生活,但崔徳雨还是放不下农村。

  富裕起来的崔德雨,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饱含着无比眷恋。每每看到家乡的父老乡亲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时,他总思索,怎样才能促进农村发展,为家乡做一点点贡献。在自己公司刚刚成立时,他就积极谋划在自己的公司设立“爱心岗位”,积极帮助本村特困人员。张大爷是崔家坊村的特困户,提起崔德雨就激动地落泪,“多亏了崔德雨这孩子帮忙,我才能度过这苦日子!”张大爷家是个极其特殊的家庭,老伴脑溢血常年瘫痪在床,儿子得了一种怪病不能劳动,孙子是个脑瘫患者。崔德雨了解到张大爷家的情况后,当场拿出6000元,主动承担起来张大爷家的经济支出,并在宇通公司为张大爷安排了一个工作岗位。到现在为止,崔德雨已近为类似张大爷的特困及残疾人员安排了多个岗位。从2010年开始,崔德雨又积极支持本村教育的发展,每年拿出5000元作为奖学金,激励学生好好学习。

  在崔家坊提起崔德雨,大家就竖大拇指,富了也不忘村里人,真是个好人。崔德雨的行动深深地感动了村民,也让村党支部开始重视起这个年轻人。2009年,崔德雨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正是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012年初,崔德雨成为崔家坊村党支部委员。崔德雨对记者说道:“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最大的荣耀,感谢党的好政策,没有党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作为一个民营企业的共产党员更应该回报家乡父老、回报社会。”

  投身公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崔德雨一直把《孟子》中的这句话奉为座右铭。

  “用自己的爱心善举尽一点绵薄之力,其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艰苦创业,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崔德雨更注重社会效益,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2008年,崔德雨在看报纸时,了解到衡水市朱英盼、刘胜男及邢台的刘国华因家庭贫困无法圆梦大学的情况后,崔德雨主动和这些贫困学生联系。在确认实情后崔德雨当场决定每人每年资助5000元,直到他们三人完成学业。三个贫困生也对崔德雨的善举念念不忘,每当放假有时间时,就主动来看望他。

  因为家庭贫穷,自己没能上大学,成了崔德雨终生的遗憾。因此,他对因为贫困不能上学的孩子有着独特的情结。近几年来,他先后资助文安、霸州、保定等地十几名贫困生完成学业。在谈及崔德雨的理想时,崔德雨说:“我希望能早日成立‘宇通助学基金’,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自己经济能力可以时,帮助山区建几所学校。”

  近几年来,崔德雨先后为汶川抗震救灾、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20万元以上。“钱再多,也只不过是个数字,人要活得精彩,就必须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只要我有一分力气,我就要把爱心事业坚持到底”,而今,崔德雨已在规划未来几年回馈社会的打算。

责任编辑:黎光
相关报道

主题活动

微信|微博|网友互动

发送邮件: lfwmb2010@163.com
在线交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河北省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